國家三大政策積極推動傳感器行業發展

作者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發布時間:2016-04-09

諾達咨詢《物聯網傳感器市場研究報告 2013》顯示: 國家分別從十二五規劃中5000億元重點發展傳感器產業;專項資金和產業集群建設三個維度加大傳感器推廣力度。

  《“十二五”規劃》投資5000億元重點發展傳感器相關產業

  2011年7月發布的《中國電子元件“十二五”規劃》指出,“十二五”期間將投資5000億元,主要集中在新型電子元件的研發和產業化領域。其中包括基于MEMS技術的傳感器、環境監測設備用氣體傳感器、流量傳感器、濕度傳感器等。

  工業和信息化部于2012年2月發布的《物聯網“十二五”規劃》中,在重點工程內容中也提到發展微型和智能傳感器、無線傳感器網絡等。

  目前,我國敏感元件與傳感器行業中小企業數量較多,市場集中度較低,與發達國家相比,存在技術差距,部分核心技術以及產品仍需要進口。國家政策的出臺會帶動行業的投資,通過對大型企業的培育將加速行業內結構調整、促進產業轉型升級,同時加強對技術研發的投入,促進對關鍵性核心技術的突破,大幅提升產業附加值。

  國家專項資金投資力度最大的是傳感器等物聯網基礎行業

  在2012年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支持項目中,在RFID、傳感器技術、傳輸技術、數據挖掘、智能交通、智能農業等細分行業應用均有所涉獵。

  傳感器、射頻識別芯片以及系統芯片等基礎性行業將進一步獲得支持,為交通、電力、醫療、流通業等行業應用領域提供基礎。。

  《加快推進傳感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產業發展行動計劃》建立百億產業群

  2013年 2月底, 工業和信息化部、科技部、財政部、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組織制定了《加快推進傳感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產業發展行動計劃》,制定了具體的產業發展目標,并給出了2013-2025年的發展路線圖。

  《計劃》指出,未來將在傳感器領域建立超過百億元的創新產業集群,以及產值超過10億元的行業龍頭和產值超過5000萬元的小而精的企業。到2025年,我國傳感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產業形態實現由“生產型制造”向“服務型制造”的轉變,涉及國防和重點產業安全、重大工程所需的傳感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實現自主制造和自主可控,高端產品和服務市場占有率提高到50%以上。要求用15年左右的時間,相關產品基本滿足重點產業領域和國防建設的需要。


欧美成人a级在线观看视频,精品午夜福利1000在线观看,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国产主播,工口全彩肉肉无遮挡全彩无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