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國制造2025》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確定了集成電路及專用設備、信息通信設備、操作系統與工業軟件、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設備四大細分行業,作為到2025年我國新一代信息基礎產業的發展重點。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設備包含智能制造基礎通訊設備、新型工業傳感器、智能制造控制系統、制造物聯設備、儀器儀表和檢測設備、制造信息安全保障產品6個重點。
根據多位行業專家和市場機構的預測,隨著我國市場需求加大,以及國內信息技術產業競爭力不斷加強,在全新技術的帶動下,到2025年,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全行業市場規模有望在2015年的基礎上實現翻番。根據《2015-2020年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發展研究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》,“十二五”期間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市場規模年均增長超過20%,到2015年末有望突破5萬億元。如果能如期實現市場規模翻番,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市場規模將有望突破十萬億元大關。
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、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,路線圖是指導性的、參考性的,可以為企業決策提供參考,讓企業少走彎路。咨詢委員會主任、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路甬祥院士則表示,路線圖可以引導金融機構利用自己掌握的金融手段,支持從事研發、生產和使用路線圖中所列產品和技術的企業,引導市場資源向國家的戰略重點有效聚集;同時,投資者可以利用路線路來把握未來行業發展的趨勢和脈絡,進行有針對性的投資決策。
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多位專家表示,路線圖中確定的重點發展領域均有巨大的潛在市場需求和發展潛力,這預示著上述細分市場在成為市場熱點的同時,還將成為千載難逢的產業投資機遇,吸引各路資本競逐。
多位行業人士表示,路線圖除了對重點發展領域做出詳細的產業和技術規劃外,還對市場做出了預測,并根據目前產業發展趨勢制定了分階段的發展目標,特別是2020年的發展目標,意味著在十三五期間,四大重點發展領域將迎來重要的黃金發展期。